移至主內容

【N家庭的珍奇櫃】

2023.08.14 ~ 2023.10.06
09:00 ~ 18:00
展覽
發佈時間:2024/03/25 17:44

藝術家

李京樺
了解更多
王浩宇
了解更多
謝佳瑜
了解更多
陳儀如
了解更多

策展論述

8/25(五)12:00-13:00「銀行有金庫,我家有珍奇櫃!」教育推廣活動 點擊至ACCUPASS立即報名


本展回應2023年「堤頂之星 2.0」視覺藝術展覽補助計畫主題「記憶與認同」。引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博學家朱利奧・卡米洛(Giulio "Delminio" Camillo, 1480- 1544)所提出的「記憶劇場」(Theatre of Memory)理論,以七支「智慧之柱」為軸心,發展出七層台階,將人類知識儲存在不同的弧形間隔。(註1)而王道銀行總部藝廊空間的形狀,正如記憶劇場的一個弧形區塊,且有一支柱子橫亙其中;在這個儲存記憶的地方,放置著什麼樣帶給我們身份認同的東西呢?

在這個追尋記憶的脈絡之下,展覽以記憶儲藏的「珍奇櫃」(Cabinet of curiosities)為出發,虛擬一個想像的家庭N,並以他們家中可能出現之藏品,呈現居住於台灣的人們企圖珍藏與展示的事物。在家庭中,似乎都會擁有一個擺放回憶的「櫃子」,通常會放在客廳或者是電視櫃的一部分。也許是招財進寶的神像、比賽獲得的獎狀獎盃、植物(通常是蘭花)、相片、各式瓷器、旅遊紀念品等等。(註2) 這些家庭成員認為需要被「收藏與展示」的物件,正指向「珍奇櫃」的概念,也就是16世紀時,歐洲人將各地博物收攬於櫃中,展示主人的品味與審美。

本展擬邀請藝術家陳儀如的《瑪莉珍奇屋》,取用「珍奇屋」概念中所具有的人類蒐羅稀奇物件的原始慾望所構築的收藏機制,透過日常經驗及揀選生活物件,拼湊出關於動物的擬仿。這些動物既親密又神秘,是虛構的想像和可愛的存在。(註3) 藉由陳儀如的作品,討論珍奇櫃的機制,以及蒐藏品在其中所轉變的性質。

謝佳瑜的 《露露藝品》則以台灣經常出現的收藏瓷器為切入面向,展示過去臺灣陶藝的發展歷史,透過收藏以及翻模燒製的方式,試著接近未曾參與的歷史片段。在臺灣陶瓷的發展史中,臺灣曾經作為外銷西洋陶瓷玩偶重要出口工廠,謝佳瑜透過工藝品的擬仿與再製,人為的介入將這些物件重新轉譯,藉此回應當年的陶瓷發展脈絡,以及這些瓷器是如何成為大眾符號的一環。(註4)

在家庭珍奇櫃中,除了彰顯自身價值觀與品味的藏品外,另一個展現身份的就是「家庭影像」。這些照片除了正式的家庭合照,還有另一即為較隨興的形式,如一般的生活照,可能是生活的片段,或是某個時刻的紀念,成為一個家庭的證明,紀錄家庭而言的 「特別」時刻。王浩宇的作品是透過在照片上塗上顏料,遮蓋人事時地物,拆解照片本身具有的「永恆」以抵抗時間流逝的特質,被隱去「姓名」的照片被藝術家重新組織成另一個「可能的」家庭片段。

展覽以「乘載家庭成員記憶之櫃」為題,企圖展開一段台灣家庭日常生活圖像的討論。


(註1)Fabrizi , M. (2019, March 3). Spatializing Knowledge: Giulio Camillo’s Theatre of Memory (1519-1544). Retrieved November 2, 2022, from https://socks-studio.com/2019/03/03/spatializing-knowledge-giulio-camillos-theatre-of-memory-1519-1544/

(註2)林美娟. (2003). 台灣家庭的客廳傢俱消費基模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43–52.

(註3)文字改寫自:【瑪莉珍奇屋】陳儀如個展Mary’s Wonder Room–Chen, Yi-Ju’s Solo Exhibition展覽論述。網址:https://reurl.cc/VLqjQ5

(註4)文字改寫自:《Artificial- 白色大地、露露藝品》| 沈庭華 x 謝佳瑜 聯展 展覽論述。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272727156361989/?active_tab=discussion



 

主辦單位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footer logo
財團法人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11493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99號10樓
+886-2-8752-7000 ext. 12903~1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