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論述
「存在著不存在的靈魂」
「存在與不存在的靈魂」
「靈魂存在不存在?」
以「存在不存在的靈魂」為展覽主題,藉由語焉未明的文句,產生曖昧不清的語意,正如同三位創作者作品所呈現:確切能被身體五官感受,但又迷幻朦朧、伸手不能及的曖昧存在感。當觀者思考、感受時,作品被認知成為思維的客體,而雕塑實體客觀存在,「靈魂」也透過觀者的認知油然而生,並隨著離去、淡忘而消逝。作品,或說其靈魂的存在與不存在,僅在觀眾一思一念的狹縫中,如同螢火般點滅。
林祐如、賴彥勳與宮城有加的創作歷程中,皆曾受過媒材工藝的洗禮,作品多直觀呈現媒材特色。在後設蔚為流行的當代藝術思潮中,以工藝媒材為出發點的當代作品,某種程度展現傳統工藝媒材藉雕塑、繪畫構成的新解,再次詮釋材質與形式的可能。本次展覽三位創作者將自身對於幻境與現實、靈魂與骨骸、歷史與當下的探究,透過媒材本質呈現,形成萌誕自當代思潮的詩意。
「存在與不存在的靈魂」
「靈魂存在不存在?」
以「存在不存在的靈魂」為展覽主題,藉由語焉未明的文句,產生曖昧不清的語意,正如同三位創作者作品所呈現:確切能被身體五官感受,但又迷幻朦朧、伸手不能及的曖昧存在感。當觀者思考、感受時,作品被認知成為思維的客體,而雕塑實體客觀存在,「靈魂」也透過觀者的認知油然而生,並隨著離去、淡忘而消逝。作品,或說其靈魂的存在與不存在,僅在觀眾一思一念的狹縫中,如同螢火般點滅。
林祐如、賴彥勳與宮城有加的創作歷程中,皆曾受過媒材工藝的洗禮,作品多直觀呈現媒材特色。在後設蔚為流行的當代藝術思潮中,以工藝媒材為出發點的當代作品,某種程度展現傳統工藝媒材藉雕塑、繪畫構成的新解,再次詮釋材質與形式的可能。本次展覽三位創作者將自身對於幻境與現實、靈魂與骨骸、歷史與當下的探究,透過媒材本質呈現,形成萌誕自當代思潮的詩意。
主辦單位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