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優勢與困境

2009.12.17
19:00 ~ 21:00
講座/工作坊
發佈時間:2010/08/26 19:11

活動介紹

  2009年第四季「創業私塾‧名家開講」邀請到前衛生署署長、現任國光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詹啟賢擔任主講人,他以「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優勢與困境」為題,分享多年來從事生技醫療產業的經驗與觀察。

  詹董事長表示,政府於2000年提出「兩兆雙星」計劃,生技產業成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國發基金也投入超過新台幣一千億元的資金,十年過去了,不論在學術研究、臨床實驗或者疫苗、藥劑量產上都有不錯的成績,但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總體表現卻仍不如預期,原因何在?他指出,由於生技醫療產業涉及人體安全的特殊性,各國政府採取較強烈的保護主義,使得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無法複製像中小企業成功的模式,再加上生醫研發時程短則七、八年,長則數十年,所需費用、資源龐大,也非一般中小企業可以投入。

  有鑑於此,詹董事長特別呼籲政府應該出面擔任醫療生技產業的總舵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衛生署等相關單位都應該配合動起來,以積極態度協助廠商發展,串聯產業上、中、下游廠商,將人才、技術、資金各「點」的優勢結合成「面」的力量,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才會有機會發展下去。

  針對新流感疫苗施打接種期間,有媒體報導並質疑國光疫苗的效力和引發的後遺症,詹啟賢董事長指出國人對於國產品的信心不足也是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的困境之一,總以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健保一年新台幣四千億元的花費,從國外進口醫材、試紙就達一千兩百億元,而其中近八成的商品台灣都有自製能力,品質絲毫不輸外國公司,甚至更好,若能採購台灣製產品,不僅能幫助許多公司生存下去,也有助於提高國人對於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信心。

  這場「創業私塾‧名家開講」吸引包括「立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貝世特科技有限公司」等近二十家生技醫療產業新創公司報名參加,並吸引了數家有意投資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投業者到場瞭解,會後參加來賓仍針對政府政策、公司營運上遇到的困境以及生技醫療產業未來的遠景熱烈交換意見,顯示「創業私塾‧名家開講」已成功達到建立創業交流平台的目的,提供創業家學習成長的園地。

主辦單位
台灣工業銀行教育基金會

活動紀錄

活動紀錄

footer logo
財團法人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11493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99號10樓
+886-2-8752-7000 ext. 12903~1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