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MusiCode》解說式音樂會

2017.01.20
19:00 ~ 21:00
音樂/表演
發佈時間:2017/01/09 18:00

演出者

楊懿惟
了解更多
黃璿蓉
了解更多
黃思婷
了解更多

節目介紹

王道藝文共賞於2017年120日推出堤頂之星楊懿惟、黃思婷、黃璿蓉演出的《MusiCode》解說式音樂會。”MusiCode”為汲取music與code組合而成的複合概念,借鑑臺灣各地素材,包括民謠、聲景、原住民祭儀、電影主題曲、南管,運用西方當代創作手法,再透過傳統彈撥樂器柳琴、古箏與琵琶的聲響,重新詮釋臺灣當代音樂的意象。

三位音樂家皆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他們常稱位於水庫風景區的南藝大,風景清幽、鮮少閒雜人打擾,是練功的「少林寺」,雖因地處偏遠與外界交流不易,但長期被藝術大學的氛圍──萬物包容性、相信事物的無限可能性──環繞其中,他們開始嘗試作曲、樂器製作等技能;而為能延續器樂作品豐富度,也著手舊曲改編,並推陳出新新作品。

本場演出將推出音樂家創作及委託創作的首演作品,以音樂加乘在地素材,將西方當代創作手法為解題方程式,再透過傳統彈撥樂器柳琴、古箏與琵琶,解碼各種聲響的可能性,推出黃思婷改編陳揚《桂花巷》,楊懿惟引用江文也作品《聽•臺灣舞曲》,黃璿蓉則帶來同名改編作品《雨•夜•花》,解構成〈雨漫〉、〈夜歸人〉、〈花狂舞〉三個段落;委託創作則是《pasta’ay》,為作曲家岳駿哲以賽夏族的矮靈祭的「迎靈」、「娛靈」、「送靈」為素材所作,希冀打破大眾對傳統器樂的刻板印象,重新認識國樂室內樂的雅緻。

 

古箏  楊懿惟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七年一貫制。曾獲選「2014臺灣工銀堤頂之星」、「103年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等殊榮;期以音樂為媒介,與各類心氣相通的藝術家交織出當代箏樂的深沉與開闊。

琵琶  黃璿蓉
現就讀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三年級,主修理論作曲,師事嚴福榮。大學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七年一貫制,主修琵琶,師事湯良興;副修作曲,師事李沛憶。大學期間參與多場演出,並隨南藝大民族管絃樂團出訪大陸多所藝術學院進行交流,也曾受邀參與香港無極樂團並於香港葵青劇院演出。2016年,榮獲臺北市立國樂團「思無涯─TCO 2016 國際作曲大賽」第三名。

柳琴/中阮  黃思婷
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多媒體應用組。大學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七年一貫制,主修柳琴,師事陳怡蒨老師。曾獲選兩廳院傳統器樂新秀(絲竹室內樂組),並曾受邀參與廣東新春音樂會,擔任柳琴協奏。

 

音樂會曲目

  1. 陳揚作曲   黃思婷改編《桂花巷》
  2. 彭郁雯作曲   陳怡蒨移編《鳳陽花鼓狂想曲》
  3. 張儷瓊《古城之憶》
  4. 黃璿蓉《北城故事–過客》–首演
  5. 岳駿哲《paSta’ay》–首演(委託創作)
  6. 楊懿惟《聽•臺灣舞曲》–首演
  7. 蔡淩蕙《荼薇架–為古箏與南管彈唱》
  8. 黃璿蓉《南憶》–首演
  9. 黃璿蓉《雨•夜•花》–首演

*主辦單位將保留節目異動之權利

本活動免費報名參加(報名網址www.o-bankef.org),每人限報名2位,座位有限,額滿為止!歡迎能久坐並專心聆聽的孩童由家長陪同參加,讓我們一齊共同創造良好的聆賞環境。洽詢電話:02-8752-7000#12906,鄭小姐。

<重要公告>新版報名系統上線,請務必下載電子票券並列印,亦可使用行動載具(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活動當日需憑電子票券掃描成功方可入場。一個QRCode僅能提供一人入場,故人人均需報名,0歲幼兒也需報名;相同Email可重複使用。操作說明詳本連結

主辦單位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活動影片

活動紀錄

活動紀錄

footer logo
財團法人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11493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99號10樓
+886-2-8752-7000 ext. 12903~1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