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三生萬物─關係性創意環境工作
活動資訊 INFORMATION
活動時間
2022/05/09(一) ~ 2022/07/15(五)
09:00 ~ 18:00
活動地點
王道銀行總部藝廊
線上導覽|YouTube頻道
展覽官網|A.P.D.計畫
啪擦-QQ漂浮特工 工作坊|西湖/內湖/吉慶國小
「三生萬物」來自《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到「萬物」是一個連續發展過程中,由二元相交所孕生出萬物及宇宙的發展成形。而「三生萬物」這一詞則耐人尋味地揭示著世界的運行,指向「極多」或在運動變化中形成的規律和概念,最終是和他者調和、混種,生成出一種開放性系統,我們可以說這是最早的「非人智能」。
人類創意思考的能力,推進人類宇宙觀的視野和發展。思考工作、人類創意、藝術和人工智能,終究,要面對的仍是人如何解決人的問題。而「關係」、「關懷」是人與人、個體與外部環境建構出的世界系統。當我們試著提出智能城市中的創意,如何改變環境這樣的提問時,我們回到如何看待「關係」之於藝術和創意工作、「關懷」在人工智能發展歷程時之必要性,因為包容與涵納、調和與混種,使萬物得以作用、讓觀念和想像力得以落實在生活場景。而在此,我們提出以協作式的「工作坊」作為一種實驗方法。
「工作坊」之於藝術成為當代藝術演進歷程中的一種方法,主要在於揭露、肯認並從事於「社群溝通」的藝術實踐,從六〇年代另類公共藝術的開端,表現出介入社會場域的藝術態度、到關係美學將「交流空間」移至展場和錄像中,並推及到「對話美學」的合作性藝術計畫,待進至二十一世紀觀念藝術與政治藝術中大量藉由工作坊進行「交互理解」與「深化議題」,以至於後全球化時期,藝術團隊進入社會交往的跨領域協作歷程。
而本次展覽將展出「A.P.D.計畫」於本地藝術聚落的協作展覽計劃<泥淖,潮間帶> (2019)、與竹圍工作室、日本藝術家武谷大介(Daisuke Takeya)亞洲聯結藝術創作計畫的合作<上學去> (2020)、以及與韓國藝術家金雅英(Ayoung Kim)線上協作的<啪擦 - QQ 漂浮特工> (2022)工作坊之工作方法與成果,以具體的實踐行動,提出對於「工作坊」如何可能在人工智能城市,作為「關係性創意環境工作」的未來想像。
金雅英為本次工作坊合作藝術家
Kim Ayoung is the workshop cooperative artist in this project.
主辦單位|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A.P.D.計畫
工作坊參與單位|吉慶國小、內湖國小、西湖國小
特別感謝|竹圍工作室、435藝術家工作室、國光國小、文湖國小、中正高中、基隆高中
活動須知
1. 展場內請勿攜帶食物、飲料、雨傘、寵物入場
2. 展場內禁止觸摸展品
3. 入館參觀請遵守參觀秩序,共同維持參觀品質
4. 為維護展場參觀品質及安全,入場參觀前請收妥您的自拍設備
5. 展覽作品除特殊聲明外,原則上同意在不使用閃光燈及腳架之情況下適度開放拍照
6. 進出展場請配戴口罩,並配合體溫測量及手部消毒,防疫最新資訊可於衛生福利部臉書查詢
展演團隊
策展人|黃建宏
協同策展|A.P.D. 計劃
藝術家|金雅英 Kim Ayoung
藝術家|張瑋倫
藝術家|林晏竹
活動影片
1
/
5
協同策展|A.P.D. 計劃
「A.P.D. 藝術計畫」是一個發起於「435藝術家工作室」、由進駐藝術家自組發起的藝術計劃,也是藝術家集結的組織,緣起於進駐藝術家對於聚落進駐內、僵化體制的反動,希望能透過藝術家集結、共創,取得與公部門協商、對話的話語權而逐漸成形的聚落內組織。
藝術家|金雅英 Kim Ayoung
韓國當代藝術家,金雅英為本次工作坊合作藝術家。 Kim Ayoung is the workshop cooperative artist in this project.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