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15年——王道銀行「堤頂之星2.0」徵件計畫 續力支持青年新秀 構築亮相舞臺
由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當時為台灣工業銀行教育基金會)於2009年啟動、2010年起持續進行展演的「堤頂之星」藝術推手徵件計畫,於今屆滿15週年。2025年「堤頂之星2.0」目前正以「視覺藝術」、「音樂展演」、「跨領域表演藝術」三大類別,展開徵件作業,並將視覺藝術類別年度主題訂為「支持系統:關於展覽策劃、製作及其相關的種種」——而這樣猶如參起話頭、直接面對如何打造一場展覽的探問,其實正與堤頂之星這場橫跨15年的展演脈絡本身相互呼應——在這場大展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王道銀行基金會聚焦藝文、力培新秀的核心意識,透過該計畫自誕生而茁壯、乃至改版進化,逐年化為可見的現實,更為該基金會創立25週年,勾勒出鮮明生動的歷史軌跡。
新星.為青春與創意而升
值此計畫面世15週年、亦逢基金會成立25週年之際,該會執行長黃巧慧回顧2000年、台灣工業銀行甫創立次年,即參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50K」創業競賽的精神,舉辦「WeWin創業大賽」系列活動,整合產官學資源,推動校園創業大賽,鼓勵團隊結合科技與創意,透過資源合作達到培植青年創業家、催生具有潛力的企業,經歷 10 年深耕,促成多家新創公司,且帶動兩岸四地相繼舉辦創業競賽。
2010年,有鑑於國內創新創業競賽已蔚為風潮,政府開始重視文化藝術的創業與發展,這恰與創行董事長駱錦明(現為王道銀行榮譽董事長)對於文化活動發展的長期關注不謀而合,因此在工銀2008年建成的台北內湖總部,即特別規劃設置音樂廳及藝廊,期待透過適合小型展演活動的場館,延續創業大賽倡導的夢想實現理念,為藝文新秀提供展現自我的舞台;基金會也將策略重心轉往藝文領域,於2009年正式推出「堤頂之星」,為入選團隊提供展演的場地及行政資源補助,節目免費開放觀賞,旨在扶植新秀團隊,同時鼓勵大眾參與藝文活動、陶冶身心,深耕文化軟實力。
計畫初期以視覺藝術及音樂兩個類型徵件,第一年透過全國大專院校推薦名單遴選,只要是音樂及藝術科系學生,或是35歲以下的系友均可報名,希望藉此讓更多優秀的藝術人才嶄露頭角。
▲堤頂之星十多年來培養許多藝術及音樂新星,提供發展機會與養分
透過持續經營,學校與老師們陸續熟悉此計畫,逐漸在學生之間建立口碑,並藉基金會建立的專業評審制度,以及欣賞展演觀眾的口耳相傳,讓「堤頂之星」逐漸成為年輕藝術家展顯才華的平台。
2019年,堤頂之星邁入第十年,基金會特別於6月至9月持續舉辦五場活動,包括國外名家匯演;與典藏藝術家庭合作邀請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主席張丁元、卓納畫廊亞洲區藝術總監許宇演講;以及新秀回娘家的「創意再現.體驗活動」;還有特別為大台北區五個小型日間作業所憨兒準備的台北藝文之旅半日遊。其中彼德樂赫爵士重奏團原訂戶外進行的演出節目,雖因暴雨改至室內,仍以動人的音樂,為家扶基金會現場募得善款,實實在在地建立了美與善的循環。
▲2019堤頂之星邁入第十年,基金會策劃系列活動並與喜憨兒、家扶等團體合作,實現善美的循環
進化再生2.0
在第一個十年裡,堤頂之星為新秀提供亮相的機會,也在藝壇上為自己打響了名號。入選的視覺藝術家特別有感於為國小學童設計的「創意再現」活動,讓他們有機會深入接觸學童、獲得回饋,不僅能增進藝術新秀的創作養分,還能對孩童的未來發揮積極影響;參與展覽期間,藝廊的長形走廊空間,刺激他們思考如何更完整地佈置及呈現作品。曾入選的音樂家們則表示,這個計畫為表演者提供了一個完全自由的舞台,使他們能隨心所欲地表達,並有機會向大眾分享古典音樂;王道銀行音樂廳的空間距離,利於台上台下彼此親近,讓他們更能介紹樂曲並與觀眾互動。
▲2024堤頂之星2.0頒獎典禮現場駱錦明董事長恭喜入選團隊,並鼓勵青年新秀追求夢想
鑑於原「堤頂之星」藝術推手徵件計畫,主要側重為年輕藝術創作者提供發表與展演的舞台,聚焦於個體藝術家已完成之平面或立體藝術作品。2022年在前國家文藝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教授協助下,升級為「堤頂之星2.0」補助徵件計畫,進一步將資源向前延伸至藝術養成教育階段,深耕培養未來的藝術家,首先由視覺藝術類打頭陣,最大的改變便是轉而以團隊為主要訴求對象,將「共創」視為重要精神,鼓勵團隊分工、調查研究、跨界合作,不僅提供獲選者發表或展演的空間,更為獲選計畫案提供上限20萬元的補助。透過策展人訂立年度主題,扮演「議題倡議者」的角色,由其帶領另三檔入選計畫並給予協助與輔導,著重於溝通議題、交流展呈形式。而轉型為計畫型徵件,也是基金會朝向多元開放躍進的一大步。
▲2024堤頂之星2.0邀請展「明日再生」強調永續價值長期的視野,不侷限於眼前利益,而是著眼未來世代需求的考慮
秉持同樣的精神,2022年「堤頂之星2.0」再將原本徵件「藝文共賞」音樂類細分為「表演藝術」的音樂展演及跨領域表演兩個類別,藉此回應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需求,呼應了藝術創作類型與當下時代的互動,也代表基金會透過對創作的溯源,將策展人、團隊、基金會、學校、社會串聯起來,結合產學資源並透過有機的合作方式,提供藝術相關領域的在校師生更豐富的創作資源,以及更多與社會連結共創的機會。
▲堤頂之星2.0策展人培力工作坊由資深策展人提供方法分享及意見回饋,參與學生受益良多
同年,緣於2023年年度策展人、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建議,首次開辦「策展人培力工作坊」,希望從參與徵件前開始,更清晰地傳達主題概念,由資深策展人提供意見回饋、分享策展方法,讓年輕創作者的計畫可以更完整,基金會也能收到更加可行、切題的計畫,即便最終未能入選,參與者也能從講師的建議與申請過程的調整中有所學習。
15週年論策展支持 初心再深入
2025年,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成立25周年之際,「堤頂之星2.0」亦循此方向,邀請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副館長暨東海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蔡明君,擔任年度策展人,訂定「視覺藝術類」年度主題為「支持系統:關於展覽策劃、製作及其相關的種種」,強調藝術展覽與表演的形成,有賴於不同領域、想法與技術的藝術工作者,在各個層面互相協調、合作,共同創造出獨有的支持系統。
而屬於表演藝術的「音樂展演類」,延伸自1.0的「藝文共賞」音樂類,持續培養優秀的音樂青年,提供藝術創作舞台、曝光機會及經費補助等資源,鼓勵團隊透過堤頂之星平台,展示包括古典、現代、民族音樂以及跨界融合等各種音樂風格,促進音樂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專注培養新一代音樂展演人才。
「跨領域表演藝術類」為 2023 年起增設之分類,與同為表演藝術的「音樂展演類」不同,鑒於表演類型日漸多元,秉持「堤頂之星2.0」團隊協作的理念,鼓勵團隊打破傳統的創作框架面向多元,開拓新的創作路徑和可能性,從而提升藝術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充分發展原創力及文化力,探索臺灣當代藝術的未來性,也為觀眾帶來更加多元的觀賞可能。
▲堤頂之星2.0跨領域表演藝術類以跨界、跨科對話為主軸,開展表演藝術新視野
黃巧慧指出,「堤頂之星」這個計畫,秉持著基金會創立的初衷,且為該會2009年策略轉往文教的核心,主要面對與扶植年輕族群,呼應了基金會在教育主題上的立基點,也連結其此刻與未來的具體定位。從起初的1.0至現在2.0的「聚焦」,著力點再往創作的更前段延伸,觸及年齡層從35歲以下往前推進至大專院校,銜接至教育階段的資源挹注,突顯與許多藝術基金會為年輕藝術家創作提供贊助管道資源的差異。期許未來此計畫可以成為年輕藝術家的生涯推手,進一步深化對教育和社會的影響,並以社會關懷的層面切入,連接與社區的接軌或協作,同時回應台灣藝術生態的現狀,共同探問台灣當代藝術的可能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