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論述
由2023年「堤頂之星2.0」視覺藝術類年度策展人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陳貺怡院長所策劃的年度邀請展「誰的記憶?誰的認同?」,集結九位藝術家王家男、江紹豪、呂迦諾、冼澔楊、邱杰森、徐熱、張恩滿、莫珊嵐、陳燕平參展,藉由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視角,回應年度徵件主題「記憶與認同」。
策展人|陳貺怡
主辦單位|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有章藝術博物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展場I王道銀行總部藝廊(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99號)
展期|2023/5/5(五)–7/14(五)|週一至週五09:00-18:00
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
開幕茶會|2023/5/5(五)11:00-
策展人及藝術家座談I|2023/5/5(五)14:00-16:00 點擊至ACCUPASS立即報名
展場II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九單藝術實踐空間(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展期|2023/5/8(一)–7/14(五)|週二至週六11:00-17:00
藝術家|王家男、江紹豪、呂迦諾、冼澔楊、徐熱、張恩滿、陳燕平
開幕茶會|2023/5/10(三)14:00-
策展人及藝術家座談II|2023/5/24(三)14:00-16:00 點擊至ACCUPASS立即報名
【相關報導】
1. 2023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誰的記憶?誰的認同?」串聯臺藝大九單藝術實踐空間盛大開展 /非池中新聞
2. 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誰的記憶?誰的認同?》:從含混交織的文化形態中,探尋著個體的歸屬/非池中新聞
3.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2023年度「堤頂之星2.0」徵件計畫得獎團隊揭曉!/非池中新聞
------------------------------------------------------------------------------------------------------
〈誰的記憶?誰的認同?〉策展人/陳貺怡
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曾經生動的描寫過記憶的運作方式,並且認為我們的知覺(perception)「無不充滿記憶」。我們立即的感官感覺中混雜了無數過去經驗的細節,且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記憶取代了我們的真實感知。然而,正是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記憶在知覺中添加或挪去了什麼,使知覺變成了一種比記憶更強烈的「內在的和主觀的視覺」。而我們的意識在感知中的作用,則是將一系列不間斷的瞬間視覺,透過連續的記憶線串接起來。同時代的胡塞爾(Husserl)則描述了揭示並持續塑造我們身份的「記憶意識」(conscience-mémoire)。
稍晚,社會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了「集體記憶」(La mémoire collective)。此詞至少有兩個含義:其一指的是個人記憶受到其所處之社會框架的影響;其二指的是更激進的集體主義,即群體本身的記憶超越了個別成員的記憶。史學家保羅·利柯(Paul Ricœur)則以敘事身分的概念,分析記憶對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他的著作《記憶、歷史、遺忘》闡述記憶源自於居住的空間(地理學的與製圖學的)與生存的時間(temps de vécu),及歷史的時間(temps de l’histoire,指事件發生的時間)。史學家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則定義「記憶的場所」(lieux de mémoire)為「從最物質性與具體的對象,可能是地理上的所在,到最抽象的和智性建構的對象」。由此可知記憶的論題跨越了哲學、歷史與社會學,當然也牽涉到人類學、認知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
然而記憶在藝術史的書寫與美學的建構現上,其實也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古希臘的神話將繪畫的起源連結於記憶,Pliny the Elder提到陶匠Boutadès de Sicyone的女兒因情人即將出征,於是透過油燈將他的影子投射於牆上再描繪下來。為了取代缺席與避免遺忘而產生的「再現」,也就此成為西方繪畫的目的。英國史學家葉茲(Frances A. Yates)推論出歐洲繪畫在透視法發明之前的運作方式乃是「記憶的體系」,最顯著的例子即是法蘭斯瓦一世贊助朱里奧 .卡米羅.戴爾米尼歐(Giulio Camillo Delminio)所建造的「記憶劇場」(Theatre of Memory)。可見從上古繪畫的起源,到建築、劇場、紀念碑的築造,甚至是抽象的精神與心智上的形構,無不牽涉到與遺忘與缺席對抗的記憶之術。而十九世紀工業時代之後不斷被研發出來的新技術,如攝影、電影、數位影像等等,益增記憶存留的便捷。由此,無數作為記憶載體,並塑造著個體或集體認同的藝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清晰地具現著上述各領域學者所提出來的概念,如記憶術、藝術再現、集體記憶、文化記憶、自傳記憶、權力書寫、紀念碑與公共藝術等等。史學家阿比·瓦爾堡(Aby Warburg)的《記憶女神圖集》(Mnemosyne Atlas)、德國藝術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自1960 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收集的照片、剪報和速寫構成的《圖集》(Atlas)、法國藝術家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ksi)1968至1975年間的自傳式攝影作品,以及那些充滿虛構的、令人真假莫辨的「家庭相簿」,皆只是其中數例而已。
策劃一檔以「記憶與認同」為主題的展覽,發想源於2019年在北投區中心里的歷史聚落「中心新村」 (Heart Village)策辦的攝影工作坊。該場所擁有豐富的眷村記憶,以及持續融合在地文化的歷史資產;而攝影則被視為是紀錄、建檔、詮釋與再造此場所的最佳媒介。本展的第一部分,包括王家男與陳燕平的作品,即是這次調研的結果:旅居義大利多年的中國藝術家王家男,於2018年負笈臺灣,成為本校博士生。他的攝影作品基調放在城市記憶、懷舊、崇高美等「廢墟」的傳統議題上,所不同的是作品中明顯的近乎突兀的藝術家身體。王家男以坦露的身體作為探勘場所物理性的活工具,回應了廢棄空屋的荒涼雜蕪、破敗陰暗、悶熱潮濕、庭院薰風、劃傷皮膚的植物與叮咬人的昆蟲。場所的物理性透過身體感官進入精神性,觸發他以光潔的裸體儀式性地將生命循環帶入,從而誕生了《彌留之地》系列作品。在人去樓空的榮民舊居中,與記憶的幽靈坦誠相見,或在身體隱沒後留下「蠟燭」的餘溫,都在在建立了某一種François Jullien所謂的「對立-相聯關係」(rapports d’opposition-corrélation)。
如今同樣是博士生的陳燕平,來自於新加坡並曾留學英國。中心新村讓她憶起小時候居住的「甘榜」(Kampung,馬來語「村落」之意)政府迫遷後的廢棄房屋。作品《我們·我们》不僅在標題上刻意將簡體與繁體中文並置,並以中心新村現場拍攝的影像,對照擷取自《新加坡記憶工程》網站中人們自動分享的檔案照片,而二者竟出現了令人驚訝的雷同,甚至還對照出了相同的路名。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照片,其實演奏著華人離散的宿命樂章,以及在文化認同的渴求與文化母體的影響之下,仍然維繫著的特有生活方式。
展覽的第二部分展出三位藝術家的三件錄像作品:兼具原漢身分的張恩滿從小隨父親生活於城市,碩士班時期開始在作品中探索自己從母系而來的原住民血脈。當時與居住在台東的母親最頻繁的連結,即是一包包母親處理好後寄給她作為食材的蝸牛。她也因此展開了一系列持續至今的蝸牛創作,包括此次展出的《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張恩滿從自身家庭血脈的追溯,轉移到非洲大蝸牛帝國主義般的擴張途徑的追溯。其中間錯了臺灣的殖民歷史、用來處理蝸牛黏液的台灣原生種構樹等多條敘事路線。張恩滿請族人將上述內容以族語吟唱出來,並將蝸牛料理的元素轉化為刺繡圖騰。在原住民的議題上與張恩滿對話的,是尚在碩班就讀的江紹豪。他在2022年間在臺東鹿野鄉大原地區駐地,拍攝了當地的特殊地理景觀「雷公火泥火山」,透過擬造打雷聲響的行為,在人文地理學上意義別具的場所進行詩意的「素描」。至於冼澔楊,他生於香港南方的小島「長洲」,2010年負笈臺灣,作為「僑生」讓他前所未有的意識到歸屬之地「家鄉」的存在與缺席,並多次往返臺港之間,以介於紀錄片與錄像的形式,及不斷變換和游離的身分,詮釋了家鄉十餘年來的變化。本次展出新作《彼岸之島》透過近十年內拍攝的紀錄式影像,娓娓道出包括藝術家在內的家族三代的故事。
展覽的第三部分,則是徐熱與呂迦諾的對話:徐熱,本名徐顯德,泰文名Tanes Naipanich,他出生於曼谷,12歲獨自來臺求學,甫從本校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班畢業。跨文化的佛教研究是他近年來的主題,但也塑造了他的文化認同與生活方式。他的絹本設色作品〈八聖人〉,與立體系列作品《逃脫玩具》以暨諧謔又嚴肅的手法描述泰台兩地佛教信仰的相異之處。呂迦諾則是不折不扣的臺生,但他是一位基督徒,長年研究西方抽象繪畫脈絡。本次展出宏大的壓克力「組合繪畫」《又三又一》,創作於個人生命史中面臨重大變故的高度精神性時刻,具有一種西方人文主義中強調的「悲愴性」(la pathétique),並成功的以抽象的方式表現出來。上述作品展出於位於本校的「九單藝術實驗空間」,本身即是華僑中學單身教師宿舍遺址,也是一饒富歷史意味的再利用空間。
另一處展場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王道銀行總部藝廊,博士生邱杰森、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展出一系列動畫、雕塑與投影裝置組成的《新世界》。二人經常往來於臺法之間,以藝術家的眼光、人類學家的好奇,以及史學家的考證進行全球地貌的描述與再現,尤其擅長複雜的時空匯集,以及多重認知系統的並置。本作以荷蘭航海家林斯霍豋(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 1563-1611)的《東印度水路誌》(Itinerario)為起點,從做為符徵的「地圖」與符旨之差異,到視覺符號與聽覺符號的轉譯,再到古老的地圖繪製術與高科技衛星遙測之間的串連,加上史實與傳說的揉雜,並透過矽晶圓反射動畫投影,充分表達了記憶在地貌測繪中的作用,以及敘事如何塑造彼時與他方、自我與他者的國族認同。
為「堤頂之星2.0」策劃的這檔展覽,最特別的還是身兼策展人與教師的身分。在近20年的藝術大學教學生涯中,在全球化的語境之下,不斷的與這些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學子相遇再相離,隨著陪伴他們創作的無數晨昏,這些作品也彷彿記憶線一般在我的意識中串接起來。例如多年前張恩滿捧著母親剛寄來的蝸牛,準備餽贈於我的樣子,總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這個展覽所欲再現的究竟是誰的記憶?誰的認同呢?作為策展人,可能因為過度涉入而少了一些客觀,但肯定也多了一些溫度。